他们是如皋江海残疾人艺术团的演职人员,他们用残缺的身体演绎别样的精彩--
折翅依然能飞翔
12日下午,在磨头镇居民仇小梅的家中,20多位舞蹈演员正在排练歌伴舞《欢聚一堂》。令人惊叹的是,这些挥汗如雨、舞姿动人的演员都是残疾人,他们用残缺的身体演绎了别样的精彩。
“组建江海残疾人艺术团,就是想给残疾人提供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。”身为艺术团团长的仇小梅告诉记者,再过些日子他们将赴无锡演出,到时又将一展如皋残疾人的风采。
农家妇女为残疾人圆梦
“我相信,折翅也能飞”
提到如皋江海残疾人艺术团,就不得不提它的创办者--仇小梅。仇小梅今年43岁,是磨头镇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。2012年初的一天,仇小梅和朋友进城逛街,无意中见到了几个唱歌卖艺的残疾人,她想残疾人风里来雨里去很是不易,再加上自家有合适的场地,便萌发了组建残疾人艺术团的想法。“一开始,家里人是反对的,说我好端端一个人,领着一帮残疾人,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。”但仇小梅主意已定,她想为残疾人营造一个能遮风挡雨的“家”。
经过大半年的筹备,2013年3月,仇小梅的如皋江海残疾人艺术团正式注册成立。艺术团现有演职人员38名,他们都是残疾人,因为怀揣艺术梦想走到了一起。“我相信,折翅也能飞。事实证明,残疾人并不比健全人差,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小品杂技等等,他们样样拿得出手。”仇小梅说,艺术团成立以来,他们先后走进社区、学校、企业进行演出,获得了一致认可。
残缺身体演绎别样精彩
“我们收获满满成就感”
25岁的郝小妹是如城街道许庄社区居民,3岁时不慎摔断双腿,从此她与轮椅为伴。2013年5月,喜欢唱歌的郝小妹加入了江海残疾人艺术团,在艺术团,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。“曾无数次幻想有一天能在舞台上展现自己,没想到梦想真的实现了。在团里,我们有稳定的生活、平等的对待和满满的成就感。”在郝小妹看来,她通过演出挣到钱,更挣到了残疾人的尊严。
老家在搬经镇的聋哑女孩夏丽琳于2013年9月加入江海残疾人艺术团,成为了一名舞蹈演员。夏丽琳没有舞蹈基础,刚开始训练时,臂力不够大、身体不柔软、动作不标准等难题一直困扰着她,她为此每天苦练10多个小时,并且每天坚持做200个俯卧撑,凭着对舞蹈的热爱与执着,她终于实现了“华丽蝶变”。如今,夏丽琳已是艺术团经典节目《吉祥舞》的女主角。“以前常常为身体残缺而自卑,现在每当看到台下的观众为我们鼓掌,心里总是暖暖的。”夏丽琳打着手语告诉记者。
38名残疾人一个“家”
“期待更多残疾人参与”
自从组建了江海残疾人艺术团,仇小梅经常忙得不可开交。“对内,要抓节目;对外,要跑订单。”仇小梅说,这两者是艺术团的立身之本,缺一不可。但事实上,仇小梅的力量还是有限,接到的订单只能维持艺术团的日常吃住行,而她本人不仅没挣钱,这几年甚至还倒贴了几万元,用于聘请专业辅导老师、采购舞台配套设备等方面。“不过我不后悔,因为我组建艺术团本来就不是为了挣钱。”仇小梅坦言,她这几年承受了不少压力,但初心不改。
初心是什么?仇小梅曾说,她想为残疾人营造一个能遮风挡雨的“家”--这就是她的“初心”。如今,有38名残疾人在这个“家”用艺术谱写人生,奔波在自食其力的路上,大家相互鼓励,虽苦犹乐。“其实有很多残疾人多才多艺,他们缺的只是展示才艺的平台,我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,帮他们搭建这样的平台,供他们展现别样的风采。”仇小梅也期待,有更多残疾人参与其中。□记 者王 俊 通讯员张 鹏
相关信息